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一章 私访清江造船厂 (第5/6页)
模,且已转入造船阶段,究其根本,还是需要感谢爷爷朱元璋。 早在洪武七年,朱元璋就下旨在山阳建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座船厂,耗时长达六年,而这四座船厂正是清江造船厂的前身,朱允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年的修整,扩建,才有了今日的清江造船厂。 船厂守备森严,外有高墙,想要进入,需有牙牌。 不过安全局想带人进去还是简单,朱允炆、夏元吉、茹瑺等一路谈笑,逐渐进入船厂深处。 左手边是围栏,再里面就是一座大型船厂,设有船坞多达五个,两百余匠人忙碌着,敲打声响成一片。走近了看,三座船坞中的船只已接近成型,剩余两座船坞的船只正在打造船舱,不远处还躺着一根根大木头,看样子应该是桅杆。 副提举孙锐正在检查造船之事,见朱允炆等人走来,不由迎上前,挡住去路:“在下副提举孙锐,不知几位是?” “安全局例行盘查。” 朱允炆回道。 在这里可不能用商人的身份,商人还没资格进入造船厂内部。 孙锐看了看安全局的牙牌,仔细检查确系没有问题后,方侧身道:“请。” 朱允炆边走边问:“这里有多少船工?” 孙锐谨慎地回:“仅这个船厂而言,有船匠二百八十六人,整个清江造船厂有船匠一千七百余人。” 朱允炆微微点头。 虽然眼下船匠数量还有些不足,但毕竟时间尚短,加上海船抢走了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