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章 共和贸易书 (第4/5页)
现在大明有了安南的地盘,翻个山头,就到了沧澜腹地,再不识好歹,很可能被明朝给收拾了。 打不过,就加入…… 刀线歹这才派遣使臣到大明来,希望成为大明的宣慰司,以寻求战场豁免。 朱允炆用胡季犛、胡汉苍与一干胡氏大臣的脑袋,招待了众多使臣,然后就在血淋漓的菜市口旁,指示兵部尚书铁铉、中军都督府徐辉祖与南洋诸国使臣草签了一份《共和贸易书》。 大明作出保证,只要南洋诸国不侵犯大明领土,不擅自挑起彼此战端,共同维护南洋与海上和平贸易,大明绝不会刀兵各国。 这个条款的内容有些宽泛,即要求南洋诸国不侵犯大明,同时还要求他们彼此之间不内斗。如果有人不开眼,将南洋弄乱了,害得海上贸易不通畅,那不好意思,大明要管…… 大明重申安南改为交趾郡,完全是安南百姓归附心切,非是大明侵略占据,其他诸国并非大明故土,也非大明故民,大明无意南下。 《共和贸易书》的草签与声明,给了南洋诸国一个定心丸,这些文书他们将带回去给自己的王,只有王同意之后,才可能生成正式文书。 朱允炆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南洋国家会拒绝这一协议,拒绝的,自然是在协议之外的,出了什么事,后果自负。 大明需要一个稳定的南洋,这是航海贸易不可缺少的条件。 交趾郡收入大明的后续影响是巨大的,老挝宣慰司设置起来,缅甸也臣服了,暹罗很听话,表示不会再欺负其他小国,满者伯夷、渤泥、吕宋、爪哇、真腊等也纷纷消停了,中山三国更敬仰大明了,趁机提出派遣更多的人进入大明学习…… 至此,南洋进入和平时期,为后续郑和下西洋,大明航海贸易打下了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