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章 共和贸易书 (第2/5页)
有不满,祸起萧墙,胡季犛只能忍痛将胡元澄冷落一旁,当大明提出质子交换陈天平的时候,彻底舍弃了胡元澄。 当一切尘埃落定,胡季犛终于知道后悔了,对即将踏上刑场的儿子喊道:“为父错了,错了。” 胡元澄嘴角动了动,悲戚着:“父亲为了大虞国,舍弃了孩儿。孩子也愿为安南百姓舍了一切,今日离去,他日黄泉再见,还请父亲莫要悲伤……” 胡季犛不知道胡元澄什么意思,只以为是在交代后事,可问题是,交代后事是交代给活人,自己也活不久,你说这些有啥用…… 胡元澄跟着朱棣走出牢房,看着明媚的阳光,微微眯起眼睛,问道:“明廷答应的事,不会反悔吧?” 朱棣呵了一声,懒得说话,甩袖走了。 对于朱允炆释放胡元澄,并准其加入二炮局的做法,朱棣没什么意见,但有意见的是为了让胡元澄心甘情愿为二炮局办事,朱允炆答应释放了胡氏三人。 胡元澄的儿子黎叔林,孙子黎叔林(PS:胡季犛本名黎季犛,儿孙姓黎非笔误),胡汉苍的孙子胡五郎。 黎叔林与胡五郎相当,一个三岁半,一个两岁半,饶他们不死没关系,毕竟不记事,但黎叔林已经二十多岁了,让他活着,朱棣是不满意的。 可用胡元澄,总不能把人家这一脉也给杀了吧。 陶增光来了,拿出了一份文书:“这是皇上给安全局的文书,你的儿子、孙子与胡汉苍的孙子,都被安置到了二炮局的一座孤岛上,朝廷请了人专门照料。” 胡元澄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朱允炆是讲诚信的,答应的事都写得清清楚楚,而真正说服胡元澄的那是这么一条: 安南不叛,大明不杀安南无罪之人。 为了安南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