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惊世产量下的质疑 (第2/6页)
过,皇上怎么就知能收多少? 可怀疑朱允炆的判断又有些无力,要知郑和远航,肩负的使命是朱允炆给的,也就是说,朱允炆早就知道这些农作物在哪里。 杨士奇的疑问,事实上并不是问收成,而是问朱允炆为何会知晓这些。 朱允炆自信地说:“郑和说产量喜人,足见不虚。真不真,种一年就见分晓。但为了慎重起见,可以对外宣传土豆亩产十石。至于这番薯,就对外宣传亩产十五石吧……” 种子换了环境,会不会有适应问题、减产问题,这些都不确定,直接宣传二十石,恐怕百姓也难以接受,万一耕作不好,达不到二十石,也有损朝廷颜面。 解缙、杨士奇被这超高的产量砸晕了,听皇上的意思,番薯宣传十五石已经很低了? 若真是如此,那大明将在未来三五年内,彻底解决百姓吃不起饭的问题,哪怕是灾荒时期,也不愁粮食补给。 如果粮食大丰收,每一户人家家中存个一年半载的余粮,那大明江山将会何等稳固! 威胁江山社稷的,是没有饭吃的流民。 若大家都吃得起饭,待在自己家里,何愁大明江山不百代? “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是一个新时代。既然郑和要回来了,那就将消息告诉所有人吧,让牺牲的水师家眷们也清楚,他们亲人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 朱允炆的声音传荡在大殿之内。 解缙、杨士奇领命。 半个时辰后,建文报的匠人们收到三篇文章:《大明出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