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雄心,初级工业(二更) (第5/5页)
大明铁产量较之建文七年翻两倍,煤炭开采量翻三倍,石油产量翻十倍(基数低的缘故)…… 材料学取得突破,钢材耐腐蚀、耐磨性、耐疲劳得到有效提升,格物学在力学、能量学方面取得突破,培养化学人才,初步搭建起基础的化学实验室。 零部件制造实现产业分工,打造初级车床,实现各类零部件专业化生产,在北平、南京等附近,构建起初步的工业集群。 蒸汽机数量大幅增加,至建文十三年底,蒸汽机保有量不低于一万台,蒸汽机铁船不低于六百,实现海运粮船全部蒸汽机化…… 朱允炆野心勃勃,一口气给出了诸多内容,直震得满堂不敢言语。 公输巧呼吸有些急促,陶增光目光中透着渴望,郑赐瞪大眼睛,兵仗局、科技局之人更是吞咽口水。 一向稳重的杨士奇面对朱允炆如此宏大的五年科技计划,也变得难以承受。这是一份堪称恐怖的计划,其跃进幅度极大,翻几番的背后,恐怕是不可估量力量的投入,而这些,恐怕会带来一连贯的问题。 朱允炆清楚这些计划很难,但国子监已经积累了一批人才,蒸汽机也已经开始走向实用化,基本的动能问题得到了解决,以此为中心,搭建起初步的工业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八年时间了,自己用了八年时间来打基础,是时候朝初级的工业前进了。五年科技计划,不是偶然的,不是随意拍脑袋出来的,而是朱允炆深度思考的结果。 时机虽不是特别成熟,但基本的条件已是具备。 大明,前进吧。 朕要让你成为这世上最伟大的王朝,历史屈辱的条款,将不会再降临到你身上!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