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户籍困境 (第3/5页)
,给了他们军饷,依旧是苦的。 一入军籍,再无出路,全家跟着倒霉,最初的几十亩地,到后面一家人平摊下来又能有几亩地,若是将官再贪婪一点,再占据一点,再克扣一点…… 军饷是发给正军的,正军家眷没有所谓的军饷,连件衣服也别想从朝廷手里领取,他们跟着军士一起,被固定在了卫所里,只能靠着微薄的土地产出活着。 朱允炆明白,军籍制,不,是户籍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 大明百姓不应该固定在某一个身份里面,什么农户、军户、匠户,都应该成为一个户,即大明子民户籍。 让卫所回归本源,让军士家眷不受户籍制约而流动,只有如此,才能赋予卫所制生机,也才能给募兵制争取足够的过渡时间。 否则不出十年,逃兵就会年年出现,百年之后,卫所制彻底失去战力,甚至连满编制都做不到。 朱允炆起身走向林大森,握着林大森满是厚重茧子的手,说:“你们不应该都困在卫所里面,完全可以在卫所之外生活,你的孩子,有想经商的就去经商,想出海的出海,想种田的种田,只留下林木三这一家人在卫所就好了。” 林大森着急起来:“那哪成,我们军户的人可不敢经商,离开卫所去种地,知县也不会给我们分土地啊,我们是军户,不归知县管,他也收不了我们的税……” 陈廉对朱允炆的话很是担忧,连忙说:“你是安全局的人,在没有朝廷公文之前,可不敢胡说。万一因此他们受累,你一个安全局的官员可担不起责任。” 汤不平对颇是不敬的陈廉有些愤怒,若不是朱允炆不让动手,早就打得他遍地找牙了。 朱允炆看了看陈廉,确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全面的问题,不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