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八章 吊民伐罪,多邦城(三更) (第4/6页)
刻上“座上奴”三个字。上行下效,皇上刻了字,王侯怎么能不跟一跟,于是就有了“宫中客”三个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宫中的客人,实际上不过是家奴而已。 家奴被折磨了rou体,也被折磨了精神,于是纷纷揭竿而起,胡季犛上台之后,释放了大量家奴,并不允许大量豢养家奴。 胡季犛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手段,利用土地与解放家奴革新,赢得了底层人的支持,逐渐站稳了脚跟,然后,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没错,底层百姓与家奴群体是感谢胡季犛的,不过感谢的时间很有限。这是因为王公贵族的利益被极度打压,胡季犛与这些人的矛盾开始爆发,加上胡季犛进行军事改革,一方面想要打下占城国,抢占南面的平原地带与出海口,一方面想要进攻广西,赢得好的纵深,扩大领地,必须征调大量军士。 凡是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丁必须入伍,逃兵都要处以极刑。 这一条规定彻底葬送了胡季犛的人心,加上多邦城修筑需要数十万民工,战船、火铳、武器制备等等,这都需要人工。 百姓不堪重负,军士也不堪重压,加上贵族势力暗中反扑,胡季犛父子的改革刚刚执行了一年,就变得千疮百孔,惹得民怨载道。 陈朝遗老、地方贵族、名门望族,都站出来反对与抵制胡季犛的改革,而为了镇压这一批人,胡季犛采取的手段就是杀,杀得多了,人心惶惶,加上政策多,对策也多,许多革新还没落地,就成为了空谈。 维持着庞大的军事力量,必然需要赋税,而这些赋税的来源,就是那些老人,孩子,妇人,成年男人多去当兵了,实在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