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督官解惑(一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督官解惑(一更) (第5/6页)

军功的最好方式,一场战争打下来,百户、千户都是有可能的,混个指挥史也不是没希望。

    比如袁岳,人家就是从大头兵一路提升到指挥史的,西域之战后,他恐怕会直接进入都司任高级将官。再比如五军营的高忠光,投弹手王忠良,他们在战争中就从小兵就升至千户,等京师厘清军功,即便升不了,也少不了他们赏赐。

    军士最渴望的就是军功,新军之策最激励人心的也是军功。环顾大明,打败了帖木儿之后,哪里还有军功可以取?

    南洋?

    倭国?

    那是水师夺取军功的地方,京军也好,边军也好,能介入的实在是少数。

    西南有沐晟守着,乱不起来。

    广西有人屠张辅镇着,怕军功也落不到别人手里去。

    交趾已经安定了,教化也展开了,百姓归顺,造反的怕是没有,再说了,韩观就住在多邦城,造反也得过他那一关。

    环顾大明四周,唯一能捞军功,唯一能赚大军功的,只有瓦剌和鞑靼了。

    如果瓦剌和鞑靼听说大明打败了帖木儿十几万大军,还阵斩了帖木儿,以马哈木、阿鲁台、鬼力赤等人的胆量,估计会马上安排使臣前往京师,该送礼物的送礼物,该搬家的搬家,二十年内怕都不敢南下。

    二十年,多少军士能熬二十年?

    没敌人,没压力,没军功,军士很容易懈怠,战力直线下滑,到时候对大明并没有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瓦剌、鞑靼还得当大明的敌人,不当也不行。

    军士多是鹰派,向往战争与军功,渴望开疆拓土,杀敌报国。听王景彰这么一说,顿时笑了起来,大将军朱棣这是想着阴一把瓦剌和鞑靼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