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九章 剩下是自己的 (第6/6页)
百姓们也听明白了,一个月朝廷规定的就六引,完成之后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躺着。如果想干,多出来的盐都是自家的,可以直接拿出去换钱。 都是穷苦百姓家,出力气的人,谁愿意躺着? 既然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那谁还不愿意多干,往死里干? 杨士奇看着欢呼的百姓,就知道这个政策是多得人心,是多让人疯狂!可以想象的是,日后两淮的盐产量怕会快速攀升! 朱允炆不是鲁莽的人,他找到了一条合适的路。 夏元吉松了一口气,连连摇头,对朱允炆深施一礼:“皇上智慧如海,安民有策,天下必会兴盛。” 杨士奇也在一旁附和:“如此奇策,当普至所有盐场,天下灶户必感恩戴德,报效天恩。” 朱允炆听得很是舒服,但看到这群破衣烂衫的灶户们时,怎么都笑不出来:“盐是苦的就够了,生活不能太苦了。相应保障做好吧,你们与后续抵达的官员合议,尽早拿出灶户转户籍、盐场设社学的方略,都是大明子民,他们不比其他人差。” “臣等领旨。” 夏元吉与杨士奇连忙答应。 盐场的问题依旧很多,如何管理灶户,如何规范与约束盐场内官吏,如何避免盘削,如何防海潮,如何抚恤,这都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需要智慧。 好在朱允炆的大臣还不错,即有老谋深算,也有聪敏博学,解决起来这些问题并不算难。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