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九章 剩下是自己的 (第2/6页)
这是朕的失职,朕来晚了!” “这是我等为臣不察的错,与皇上无关啊!” 夏元吉当即喊道。 天子无错,怎么能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说自己错了? 朱允炆摆了摆手,严肃地说:“起来吧,你主户部,这件事与你无关。朕以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问题在cao纵盐价,在虚浮盐税,在扬州砍了几个脑袋,不成想,最大的问题是在这盐场!” 盐场是生产端,完全由朝廷垄断,所有产出朝廷都拿走,可朝廷给他们的是什么? 工作的器具,简单的灶舍,不能吃饱的饭! 事实上,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关注过灶户生活,也定下了灶户的报酬: 一引可获工本米一石。 按照一个灶户一年制盐三千二百斤来算,合八引,也就是八石米,折合下来是四两银子。一年四两,一日折合十文钱多点。 考虑到一天十文钱实在是太少,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又给出规定: 一引给工本钞二贯五百文。 折合下来,一个灶户一年得工本钞二十贯。按照洪武中期的标准,一年二十两银算是不错了,可问题是,工本钞不是银两,是宝钞,宝钞最初是值钱的,但一年一年贬值,还是那二十贯宝钞,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已经缩水了许多,折合成银两也就十一二两。 一年十几两银子,看着不错吧,毕竟有人说,五两银子够寻常百姓家吃一年的了。但问题是,种田的害怕天灾,这弄盐的也害怕天气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