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三分水师(二更) (第4/5页)
到了,能不高兴吗? 水师都督自然是由现任水师总兵李坚担任,陈挥因对马岛军功等,擢升水师都督府同知,耿璇充任东海水师第一任总兵,身在大琉球岛的徐安充任东南水师第一任总兵,杜禹因镇守旧港多年,擢升为南部水师第一任总兵。 解决好将领、官员、防区之后,便是利益攸关的水师力量分配。 在郑和带走了三万多水师军士之后,水师经过扩编,再次达到了十万名额,具体来说,是十八个卫的规模——十万零八百人。 战船数量经多年沉淀,尤其是龙江船厂、清江造船厂等诸多船厂发力,不计郑和所部,此时水师拥有宝船四十艘,大中福船合计七百七十二艘,运粮船四百艘,日常巡查船等合计八百艘。 如何分配船只,事关各部水师强弱与话语权。虽说徐安、杜禹不在武英殿,若分配不公,他们也会闹到京师。 经过几个时辰的商讨与争论,朱允炆拍板,最终决定: 东海水师,治所北直隶天津港: 四个卫兵力,合两万两千四百军士,分宝船十艘,大中福船一百七十二艘,运粮船三百,其他船只二百。 东南水师,治所福建太平港: 七个卫兵力,合三万九千二百军士,分宝船十五艘,大中福船三百艘,运粮船二十,其他船只二百。 南部水师,治所交趾爱州港: 七个卫兵力,合三万九千二百军士,分宝船十五艘,大中福船三百艘,运粮船八十,其他船只四百。 这个方案有一个显然的问题,东海水师应该是最重要的,反而是划分之后最薄弱的。原因是朱允炆认为,迁都北平最少还需要六七年,在这段时间里,郑和率领的船队怎么也会返回,到时郑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