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八百三十六章 孙训导的训导(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六章 孙训导的训导(二更) (第2/6页)

水利,打造农田,为长期占领与持续作战打下基础,提出一年略地、两年控制,三年归化的设想。

    徐辉祖看过之后,也禁不住赞叹连连。

    人才,人才啊!

    何我大明多才!

    朱棣很满意地将两份文稿放在一旁,审视着霍邻、宣青书,严肃地说:“沙场征战,无穷变数,谁也无法护你们周全。一旦跟随大军前往西北,很可能再也无法活着回来。现在离开,回你们的学堂,修习课业,考取功名,方是正途。”

    霍邻有些着急,站起来道:“大将军,儒家要义,修身治国平天下。我等已修身二十五六载,是时候让我们一展胸中抱负,治国平天下了。为君分忧,为国而战,纵是抛头颅,洒热血,将命丢在西域,也无怨无悔!”

    宣青书上前:“君子一世,当问心无愧!我心日月,天地可鉴!”

    朱棣嘴角微动:“好,好男儿。既是如此,那就留在军中效力吧,若有战功,则另有封赏。”

    “谢大将军!”

    霍邻、宣青书答应道。

    徐辉祖看着面露难色的宣青书,问:“怎么,还有何事?”

    宣青书指了指桌案上的端石荷花砚,苦着脸说:“这是孙先生心爱之物,我们需要将它归还。我们想,孙先生应该在来大营的路上,还请将军救我二人,莫要被先生给打肿了双手。”

    朱棣看着宣青书亮出双手,想起自己的儿子朱高煦也曾被杨士奇打过掌心,板着脸说:“先生打你们,那是天经地义。若连先生这一关都过不去,那你们如何能走出嘉峪关?去,差人把孙先生接来。”

    “不用接了。”

    薛夏走入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