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六百八十二章 领土意识,山河篇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二章 领土意识,山河篇章 (第3/5页)

过高?

    拿成本来衡量领土?

    这如果在后世有人说沙漠或大海或森林或高山没用,管也管不过来,也不适宜人居住,还不好防守,成本很高,还经常有自然灾害,应该放弃这一片领土,信不信会被所有国人的口水淹死!

    朱瞻基丢掉了奴儿干都司,也可以说他亲手扎破了大明的肾脏,日后的大明朝就如同被卖了一颗肾一样,没多少气力地活着,坐着的时候看不出来虚弱,也能活动下,就是虚得很。

    如果不是有一些命硬的家伙当了梁柱,大厦早就倾倒了。

    丢一片领土,不是朱瞻基一个人的耻辱,回顾历史总可以发现相似之处,像是汉唐,巅峰时期的领土是多广袤,可坚持不了几年,就萎缩了许多,这其中大部分是被动丢掉领土的。

    儒家的领土意识是不够强的,官员与军士的领土意识也是不够鲜明的,他们接受更多的是使命,是职责。“人在城在”是始于职责,而不是始于领土意识。

    想到这些,朱允炆传召了内阁大臣、杨士奇、李-志刚、孙-文举、邹缉、程济一等人。

    在众人行礼之后,朱允炆直言:“大明山河是将士们用命打下来的,江山之下,寸寸白骨,若后人守不住这些领土,那将士的亡魂是不会安息的,朕思虑再三,想在社学、县学、府学与国子监教材中,添加山河篇章,以告诉所有学子,大明的山河到哪里,大明的日月能照亮在哪里,你们意下如何?”

    “山河篇章!”

    杨士奇、解缙、邹缉等人心头一震,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对于教导学子而言是极好的。

    解缙深深看着朱允炆,没想到他反击王坦等人的方式,竟是立足千秋,植根文教!

    “臣等没有意见。”

    杨士奇等人商议了下,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