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不拘一格,奇女子 (第5/5页)
座小型的图书馆,就连桌案上,也只留下了小小的笔墨空间,其他地方都是书。 朱允炆拿起一本古朴的《临川先生文集》,翻看看去,只见: 人君能敕正则治,不能敕正则乱,所以敕之不可以无,其为一也。……时有难易,事有大细,为难当于其易,为大当于其细,几者事细而易为之时也,故人君不可以不知几。 这是王安石的大作。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拗相公,他凭借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与魄力,开启了一场继商鞅变法之后的又一次全面变法。 叶耕扫了一眼朱允炆看的书,叹息道:“可惜拗相公没有生在建文朝。” 朱允炆将书放下,摇了摇头说:“若拗相公当真生在我朝,朝廷也未必敢用他。” “为何?” 叶耕有些意外。 朱允炆笑道:“因为拗相公不会用人啊,变法之事,绝非个人之事,他所选用之人,多有缺陷,甚至是小人,依靠着这些人,即不能提出建议,也不能推行举措,即没有反馈问题,也没有及时跟进,只坐在上面,高高在上,筹划执行,如此变法,又怎能成功?” 叶耕肃然,进言道:“拗相公选人不当,确实害了变法。只愿朝廷选得良才,新政延续,造福百姓。” 朱允炆坐了下来,与叶耕坐论治国之道。 叶适等人在赋予永嘉学派内涵时,主张在史料中寻找富国强兵之道。叶耕践行了这个思路,一生中阅览了大量的史料,与朱允炆谈论起历史更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朱允炆通过与叶适的争论,汲取永嘉学派的观点与思想,思考如何使用永嘉学派这一柄利剑,劈开理学这一座大山!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