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夏文圣 第916节 (第4/4页)
顾锦年与秦王关系好,而且还是皇室,虽然是儒道之人,可终究不是圣人,会把这件事情的影响降低,从而小惩大诫。 顾锦年再出面澄清一下,秦王做的事情,其实并非这个意思,亦或者找几个替罪羊出来,让他们背锅,然后恢复秦王的王位,再让秦王就藩。 远离京都,等个十年二十年,差不多就结束了。 毕竟一件这样的事情,不会有这么多人记着,当真记着,朝廷也会让人控制言论。 再者顾锦年现在威望极大,也确实有巨大的影响力,百姓们也会给顾锦年这个面子。 这个猜测出来后,居然瞬间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 认为合情合理。 但马上,新的争议出现。 那就是,顾锦年的确不是圣人,可现在乃是天地大儒,做事应当秉持良心,如若顾锦年袒护秦王,是否意味着顾锦年没有圣人德行? 所以大量读书人出现,认为顾锦年一定不会袒护,秦王必死无疑。 可百姓们却认为,这些读书人太傻了,毕竟事关朝政,而且这么大的事情,总不可能皇帝真的杀了自己儿子? 品德是品德,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来。 这个争论的可怕点,不在于谁对谁错。 而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不在是秦王到底有没有做。 反倒是变成了。 如果顾锦年出面帮了秦王,秦王不死,那么顾锦年就是违背品德,非圣人也。 如果顾锦年没有出面,或者秦王死了,顾锦年依旧是圣人品质。 也就是说,经过这些言论的发酵,不断猜测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