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夏文圣 第679节 (第5/5页)
没错,就是打击你。 并且你绝对不能生气,或者是说你可以生气,但不可以不允许别人挑刺。 毕竟在天下人看来,一个新的学问,必须要得到锤炼,如果禁不起敲打,那这个学问本身就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难会出现新学术的原因,往往想到了几个不错的东西,你说出来,面临的就是各种打击。 然后每年都去,其结果就是两个。 要么,你最终发现你的学问的确有问题,所以放弃。 要么,你最终补全你的学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名气是有了,但问题来了,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你学? 有肯定是有,数量决定一切啊。 你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得到认可后却弘扬不出去,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新学难以出世,大部分读书人还是追寻着前面四位圣人的路。 摆在面前有现成的学问,跑来跟你学新的学问,成功了还好,这不成功那就是荒废一生,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来赌。 “锦年兄长。” “您太谦虚了,能说出为天地立心者,岂能没有新学?” “不过第一趟过去,的的确确好好学习为佳,毕竟兄长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孔轩典型就是顾锦年的小迷弟。 顾锦年到没有说什么。 如此。 两人来到大夏京都。 “孔兄,愚兄去一趟皇宫,有什么事的话,可以去书院找我。” 到了京都。 顾锦年与孔轩告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