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6 (第2/4页)
说完呢,你们这远房亲戚进京究竟是做什么来了?” 换做平日,问及别人的八卦自不是江樱的习惯,可事关闺蜜,便想要多问两句。 宋春月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眼底竟带了些嘲讽。这才开了口。 “他们夫妻俩不是带了个女儿过来的么,那姑娘生的还不错,可她按着敬平的年纪虽是唤我一声表嫂。但实际上还要长我一岁多呢,今年足足有十九了,过完年都二十大龄了,却连门亲事都没有定下来。因为这姑娘性情不大好。起初我便以为是她自个儿挑剔,才给耽搁了——可你猜怎么着?” 江樱自是不知内里缘由。只是边吃东西边摇头,示意她说下去。 “后来敬平跟我大概说了些其中的情况,我才知道原来她十五岁那年便是定好了一门亲事的,且是当地的一门大户。但没等到定下过门的日子。那家人做生意遭同行使了绊子,亏了本,欠了一屁/股的债。这姑娘没说什么,但她这双爹娘却反口悔了婚。不肯再认这门亲事……当时闹的好一阵沸沸扬扬呢,他们却还不自觉,又让媒婆帮着物色家世好的人家,可他们这家名声都坏了,大户人家又都好面子,哪还有人肯娶他家姑娘过门?偏生他们还不肯‘屈就’,觉得自家女儿国色天香,普通的穷人家配不上他们。” 原来是这么个耽搁法儿。 江樱听得哑然。 暂且不说这姑娘如何,单说摊上了这样一对父母,这姑娘便真是够倒霉的了。 宋春月继续说道:“敬平问起他们真正的来由,竟是让我们来给这姑娘说亲来了——大约是在当地丢了名声,不好再寻人家,又得知了敬平如今在国子监里读书,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