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7 (第3/4页)
就是杀头的大罪。 覃西王说完就目不转睛地等着,等着徐明义有所动摇。等来的却是徐明义再度不假思索地摇头:“我不能帮殿下。” “将军你……”覃西王蹙起眉头,神色变得失望而复杂,“孤王一直以为将军胸怀大义。” 徐明义别开视线,面无表情:“殿下就当看错人了吧。” 又是半晌的安寂无声,覃西王不可置信地盯着他,但他没再说一个字。 最后,覃西王带着几分不甘离开了,那幅密旨被留在了案上,由着他自去焚毁。 这大约是他们之间最后的情分。 这一天到底是来了。从徐明义察觉覃西王对夏家的敌意开始,他就知道覃西王的知遇之恩他大概是报不了的,他们迟早有割袍断义的一天。而他也没办法告诉覃西王,其实他所做的一切或许都和外人所以为的原因不一样。 他在沙场上奋起杀敌,豁出了命去,无数次的死里逃生。每个人都以为他是忠心报国,但他并不是。 他从不是什么胸怀大义的人,他普普通通地出生、普普通通地长大,在进入夏府之前过的是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这样的情境里,人的一切精力都会拿去谋生,哪里能有闲心去想什么“大义”。 第一次接触“胸怀大义”这样的情绪,就是在夏府里。 夏府里的那些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还有夏蓼的门生们,日日挂在嘴边的都是家国大事。那对他而言十分奇特,是一种他不能理解的活法,他甚至不懂他们为什么能去思索那么多的事情,而且思索得理所当然。 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茫然过、更自卑过,他觉得自己与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