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2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8节 (第4/4页)

玄乎,越听越没底。

    顾悄也一脸无奈。

    这大侄孙叫他既放心,又不放心。

    “唉,我这叔公徒长辈分,也管不住你,总之自己小心。”

    顾影朝闻言,抿了抿唇,只垂眼轻轻“嗯”了一声。

    早在抵京伊始,汪惊蛰就按捺不住。

    她数次偷溜,想到大理寺寻秦昀翻案。

    尤其此间三家斗法,如火如荼,她总蠢蠢欲动想要出手。

    奈何有朱庭樟专业盯梢,愣是将她严防死守在别院。

    这时,是该放她出去运作了。

    过了元夕,京都热闹起来,各地举子陆续进城。

    他们当中,早的如闽粤,乡试刚考完就踏上旅程。晚的如江北,也有年后才上路的。

    八方齐聚,以文会友,会试氛围十分浓厚。

    不少举子一路蹭爱心送考船而来,落脚处自然在不惑楼。

    京都冷寒,物价又高,这般保暖又不收钱的住处,打着灯笼难找。

    很快,不惑楼预备的数百间客房都已客满。

    后来的无处下脚,只好退而求其次,寻各处老乡会。

    每省之中虽也有财帛宽裕者,或举人、或商贾,在京集资购产,设置会馆。

    这些会馆,用作同乡官僚、缙绅和会试举人居停聚会。

    但不要钱的还只有不惑楼一家。

    来晚的人无不悔得拍大腿。

    时不时还有人溜达过来转一转,不死心就想再蹲个临时退房。

    一来二往,不惑楼愈发热闹,竟无形之中成为京都举子考前以文会友的地方。

    按理,解决衣食住行,举人们接下来应是静心备考。

    但实际并非如此。能坐得下冷板凳专心做学问的,实在少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