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2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节 (第2/5页)

   在这节骨眼上,他将这般烂摊子丢给谢昭,不过是寻个背锅侠。好叫首辅替他背下所有政失,同时,也借机除掉这条养壮了狼。

    哪知谢昭应对自如,依旧稳如泰山。

    春耕、抚民,开仓、赈济,哪一样都不好做。

    但他有高才,哪一样都安排妥当。

    既然春耕难不倒他,神宗便又出一招。

    四月,万物向荣、莺飞草长之季,百姓才安宁不足月,白币案彻底爆发。

    朝廷发行的第一批白币精美、足重,市场接受度很高。老百姓也甚是喜爱。

    可要生产足额的白币,须足额的铜、银,并相当成本的溶冶技术。

    方徵音解不了铜矿匮乏的根本矛盾,只好祭出一个以贱代贵的阴私法子。

    皇帝御笔亲批五家负责铸白币的宝泉局,方徵音却给了五局不一样的方子。两京他不敢含糊,用的自然是好方、好料。

    其他三局,乃至由他们生产出的第二批、第三批白币,却是由二分铜、四分铁、四分锡铅熔铸而成。

    方徵音费那么大劲研制所谓铸方,主要攻关的不是别的什么技术难题,单纯是叫次等原料产生与银铜熔铸相同的色泽、密度。

    这一眼真的官方造假专利,自是与民间假。币不可同日而语,原不应这么早被戳破。

    起码放在金属化学并不发达的古代,忽悠糊弄个百年不成问题。

    可坏就坏在,这世上总有那么一批怎么打也打不尽的假。币贩子。

    先是福广jianian商,囤积白币数万钱,意欲熔铸高纯度的铜银,做些勾兑、掺杂的勾当,好叫万钱生万钱,钱钱无穷尽。

    哪知才开炉,就发现上当辽!

    从福建宝泉局弄来的真币,融开竟然一点银子没有,甚至含铜量还没有市场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