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_第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节 (第1/6页)

    文之好坏, 阅卷官通常只看破题与束股两股。

    顾悄摸了摸下巴,这跟现代公考的申论大作文得分点差不多,换汤不换药。

    第二场按制默《大历仪礼篇》指定章句;另因知县方灼芝酷好诗赋,于是效仿唐时旧制,另加五言四韵试帖诗一首。

    按往年经验, 方灼芝会在考场面试直取前二十名,试帖诗便是第二大得分点。

    坐上下学的小马车, 顾悄抿了一口琉璃递到嘴边的香茶,愁眉不展。

    八股尚有章法, 作诗却全凭天赋。

    若是他有谢景行那样的才华,倒也不怯场,可他修古典诗词课时,交上去的作业就被老师直批“匠气有余,灵性不足”。

    后来,谢景行给他开了小灶,期末他也得了个a,但毕竟十个香菱抵不过一个林黛玉。

    要他点原疏那样比他还不开窍的顽石,顾劳斯突然有点没谱了。

    “唉——”反正县试取五十人呢,姑且先祭出他的诗词速成大法试试水吧。

    只要诗歌不拖后腿,做不成县令亲点,混个入围取中应该不难。

    而眼下最终极的难题,也不是考典,而是短短半月时间,怎么令内舍那群反骨——

    信悄哥,不挂科。

    县衙告示贴了已很有几日,要下场的学生,这时也差不多都去了礼房报名。

    可知更打探到的,族学报名人数,还不够五个手指头。

    就连顾悄自己,也还没填亲供,没拿到保结。

    这就好比,公务员考试挂公告了,可班上同学谁也不愿意报名。

    网站不注册,信息不填写,准考证明也不开,顾劳斯就算提前拿着考题,也难为无米之炊好嘛!

    放下茶盏,顾悄默默又在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