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322节 (第4/6页)
上整这个活做什么? 陛下亲自安排,要在《明报》这样重要的物事上刊载话本小说? 这个《三国志通俗演义》,在翰林院悠闲期间,杨慎这个状元郎、首辅之子,也是很轻易地找来读过的。脱胎于陈寿的《三国志》,却又别有意趣。至于说文采嘛……杨慎表示一般般,当时也只是消磨时间。 现在,杨慎凝重地开始看下去:既然是御批版,其中必有皇帝的一些评点吧?只消对照旧版,就能从中源源不断看到陛下的一些倾向和想法?也许皇帝就是这个用意。 然后他便如遭雷击。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世将临,朕批阅三国故事,以为此书当作官绅、蒙童皆可细读之作,可辨忠jianian、思取舍、察道术、知利弊、明得失,特命明报行校注刊载之,以便天下人传阅。制词一阙,以飨臣民。】 杨慎懵了,眼睛死死盯着这首《临江仙》。 状元郎一字一字的品味着,只感觉浑身汗毛直竖。 几年不见,陛下竟还有这等文采? 当年怎么没有丝毫展露? 这只是一方面,从广东归来的杨慎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在人情世故、官场智慧方面短板明显的杨慎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一期《明报》传遍天下之后,世人会怎么看待悟出了新学、志向远大的皇帝?他还这么有文采! 足以流传百世的旷世佳作! 就连杨慎,此刻心目当中的皇帝也隐隐有了一些别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