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3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359节 (第4/7页)

通贡收拢人心,他为何不会做?这点默契,有办法做到的。”

    俞大猷连连摇头:“这个方略太大胆了。分明是大军出征、灭国之势,走向难以预料。应德此文,恐引赵括之讥。”

    “要我说,土木之变后,过去这近百年对上北虏,就是方略一贯过于谨慎了。”唐顺之眼中精光闪闪,“对北虏,就该胆子大一点,正如我那鸳鸯阵,只有胆大的将卒能用得好。”

    说罢自己喝了一杯酒,显得颇为怅惋,也许是因为俞大猷那一句“恐引赵括之讥”。

    俞大猷沉默了一会,陪了一杯酒之后说道:“需要时间。若多一些像我这样的将领在边镇,纵不能竟全功,也不会败!”

    唐顺之用这篇文章表现了他的自信,俞大猷也用这句话表达了他的自信。

    “本就只是方略,要的是决心!”唐顺之看着他,“定下了方略,自然会花时间备战、练兵!重要的是,朝廷需要有更多胆大之人!胆又大,心更细,何事不可为?俞兄,你可愿与我再细细商谈,联名上这一道疏?文武状元联名上书言战,这便是大明朝堂年轻一代文臣武将的决心!时间,难道你我没有?”

    俞大猷的心陡然一跳,迎上了唐顺之炽热的眼神。

    是的,他们两个的身份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皇帝也年轻。

    若志同、道合,力量终究会汇聚在一起。

    俞大猷很清楚,大明朝堂多少年来都是不轻易言战的。

    此时借北虏寇边、大明新胜之际,文武状元联名上疏主战,意义何等不凡?

    需要的,是两人都赌上自己的前途,赌朝堂怯战的那些巨浪不会淹没两人。

    俞大猷不由得想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