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2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262节 (第5/7页)



    起兵就是谋逆造反,造反有旗帜确实会好一点,但蒲子通并不会真把什么吉王、睿王当做必须要低头敬畏的人。

    利用而已。

    但是蒲子通也并非莽夫,他知道这次举事的成败核心在哪里:首先,义军不能有两个头领,主次不分。

    不去长沙府,一举多得。有了长沙府为饵,詹华璧得以转掠三百余里,带着大量钱财丁壮来到衡州府;蒲子通没有大肆出击,而是先依靠衡州府的地利构筑了里外数道防线;唐培宇败逃至此,吉王被擒了,义军从此由他说了算。

    到了这一步,他需要的是守住,是不断壮大力量。

    两个字:人、粮。

    贼匪,就是蒲子通最容易争取过来的一类人。

    在大明算是很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一旦做了贼匪,再难回头。哪怕是化整为零下山隐姓埋名,那也是逃丁隐户,只配为奴。逍遥自在惯了的人,还能受那种委屈吗?

    现如今,蒲子通要做一件事。

    在他的摆布下,六岁的朱载堚用了印,发布了一道“圣旨”:天下匪寇,大多因为伪帝继位后德政不修,走投无路故而落草。今先帝嗣子、大明正统奉天讨逆,各地匪寇可兴义师。功成之日,大分田土,论功行赏,授勋荫子不在话下……

    而朱载堚还确实在被改称为“皇居”的睿王府里设了祭坛香案,亲自祭告以原祝融洞二洞主为代表的天下受难匪寇。

    “……今祝融洞主严大牛甚明忠义,归附王师,骁勇善战,特授昭毅将军,兹任衡阳守备参将,统帅衡州府归附义军镇守城北烝阳大营!”

    严大牛望着前方,六岁的孩子身上穿着龙袍,坐在椅子上不言不语。

    宣读“圣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