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340节 (第3/7页)
告诉你,南京有官不老实。 落井下石或者放暗箭?不存在的,他一个致仕老人,前朝阁老,信里的用词绝对是考究的,宛如只是叙旧闲聊一般。 但是杨廷和在这个场合直接拿谢迁的话来做佐证,谢迁知道以后除了片刻之间萦绕于心头的国骂,大概也只能感叹:杨廷和你小子,不是当年那个杨廷和了。 现在,这协调会上的南京诸部衙首官却不好作答。 身为养老院院长的他们,此生仕途大多不再做更多指望。 有的是他们下面的人自作主张,这个他们也做不了主——你自己都没太多实权,管着底下人干什么? 有的,是自己有别样心思——陛下到底有没有裁撤南京陪都诸部衙设置的心思?如果裁撤了,自己去哪? 杨廷和叹了一口气:“只是例行京察,何必生出诸多事端?我眼看就要致仕了,还盼诸位让我宽松两年。” 场间一阵无言腹诽:哪个朝廷重臣致仕前是做首任应天总督的? 你来南京,就没安好心! 信息总是不对称的,杨廷和终于掌握到了来南京后的主动权,看着这南京诸部衙首官的眼睛,缓缓说道:“京察,其要始终在于拔擢忠贤。陛下励精图治,纵有京察之扰,南京百官如何便无心部务了?” 小鱼小虾做什么,影响并不大,南京也并没有太多真正影响国计民生的权力。 南京京察的主要目标,始终是拥有“自陈”权的从四品以上朱袍高官,尤其是这南京诸部衙二三品大员。 “拔擢忠贤”四字一出,忠在前,贤在后。 这里没有谁是傻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