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4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417节 (第5/7页)

,都能看到他们的石碑,想起他们的功绩。

    穿越门洞时,头顶上还将有他们的塑像,永远矗立于紫禁城的南大门,拱卫皇明,也激励着后面一代代的文武群臣。

    英杰殿和太庙,这一生身后名,总要入一个吧?

    严嵩想起了凌烟阁,但这五门之上,如今的五凤楼那么大,左右雁翅楼上还各有庑殿十三间,足够摆很多了吧?

    这件事,落到了现在担任礼部尚书的严嵩头上。

    昔年编撰《大明忠侫鉴》,如今,他要主持评议哪些功臣有资格入这英杰殿。

    青史留名的大事!

    最重要的是,陛下显然早就盘算着这么一个法子。

    如今借着杨廷和的离世,借着这三卷《实践集》,要重新梳理大明历代文臣武将的功过得失了,这是要为天下官民梳理标准、改变思想。

    做什么样的事,死后无愧英杰二字,得以高居英杰殿、俯瞰后来人?

    这件事将持续很长,严嵩明白,这绝不仅仅只是在礼部或者国策会议上议一议,而是要通过《明报》去议!

    这样一桩大事,最终所选之人,其一生功绩岂能不经《明报》宣告天下?若不经明报,天下官民,又岂能明是非、知行止?

    从御书房中传出的圣谕,随后要拟旨,要经国务殿和六科委。

    一日之间,紫禁城内外办事的官员们,他们的目光无不时时望向午门的方向。

    很快,那里的意义就要更深重一重。

    而此刻,还有另一桩大事。

    从陛下对杨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