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8章:岳云李柯,军制改革 (第2/6页)
这其实是薛丁山自己选的,他自然也能从退伍兵中招兵,让军队尽快成军,但他却主动请命来训练新兵。 不止薛丁山,王玄策、陈汤等不少青年将领,也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至于原因嘛,则是因为新兵固然是白纸一张,但也正是因为弱,将其打造成强军的功劳才更大。 另外,若是从训练到成军,都由自己一手cao持的话,这支军队就会打上自己烙印。 哪怕将来自己离开了,这支军队也成为自己的政资,在今后的晋升中给自己提供助力。 文臣靠政绩说话,军人自然靠军功,可军功也不是杀敌这一种,带出一支强军同样也是大功一件。 看看高顺的陷阵营,以及张辽的破军营,哪怕已经不归两人统领了,可只要两营打了胜仗,高顺和张辽的名字就也会被人提及。 所以,训练新兵虽然更加劳心劳力,但付出越多,所获得的收货也是成正比的。 岳云自然也知道这点,可他的天赋偶点在了武勇方面,在兵法方面的天赋差了薛丁山不止一筹,而且训练士兵也不是他的强项。 岳云自然也想打造一支,类似于自己父亲的背嵬军,这类拥有自己印记的精锐营,但哪怕他潜行钻研,在兵法方面的进步也依旧有限,所以自然要扬长避短了。 退伍兵的潜力虽已经被发掘了出来,在未来的成长性方面,或许不如那些精挑细选的新兵,但已经接受过军事化训练,具备作战经验,敢打敢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整训成军。 薛丁山还在对新兵进行筛选的时候,岳云这边只用了三天时间,一万大军就已经征召完毕,稍加整训后就能直接上战场了。 岳云并不擅长练兵,而选择退伍兵,却能让他在起跑线上领先一大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