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6章:电影节的青睐 (第4/5页)
,喜欢选好看的、怪怪的、抽象的、没有故事的电影。 但是最终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很实际’。 很实际的意思有两层。 一层是对导演说的,有的导演这山望着那山高,电影拍出来了,先想到的是戛纳电影节,然后才是柏林和威尼斯。 选片人想看片,扭扭捏捏,推推拒拒,最后戛纳选不上,才来问柏林和威尼斯,选片人当然很不爽,谁还理会你? 第二层是对选片人来说。 他们每个人一年要看六七百部电影,整个亚洲各地飞着选片、看片,有多少电影会真正耐心看完? 所以更多还是会选择一些成名导演的电影,譬如国内第六代几个著名导演的作品。 柏林电影节对中国电影向来很钟情,这几年国内第六代导演,王权安、王晓帅、贾章柯等等,都在柏林电影节先有有过斩获。 特别是王权安,近几年在柏林电影更是接连获奖,俨然成为了柏林电影节力捧的对象。 2007年《图雅的婚事》一举成名,摘得金熊将,还有柏林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2010年,他又凭《团圆》获得金熊奖提名,最后获得银熊奖最佳编剧。 随后他的《纺织姑娘》因为种种原因,参加的是蒙特利尔电影节,但也获得了大奖。 目前王全安则是在筹备《白鹿原》。 能得到电影节官方的青睐和邀请,周夏海神很高兴的。 这年头一切都是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