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师兄弟  (第5/6页)
然渠成。”    章越算了下,九经加上孝经,论语,尔雅,以及自己背下的孟子,这就是后世所提的十三经了。    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把“十二经”中的《孝经》和《尔雅》去掉,而代之以《孟子》。    这就是典型今文经学所认为的‘经’。    从唐朝五经,再到宋朝的九经,最后南宋十三经。    章越不知不觉已了解了一遍,经义的发展史。    下面郭学究与章越讲了攻读经学的顺序《易》、《书》、《诗》、《礼》、《春秋》。因为古文经学视孔子为史家,将五经顺序定为从古到今。    但今文经学则不同,将五经顺序定为《诗》、《书》、《礼》、《易》、《春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步骤。    “尔雅可以慢慢读,不明白无妨,日后自会融会贯通的时候,但易经却不可。”    郭学究给了章越一本《尔雅》后,又给了他一本《易经》。章越见此吓了一跳,郭学究居然一次借到了两本书?这未免也太厉害了吧。    郭学究道:“《易》为五经之首,这本易经是我至县学求借来的,学正只肯出借三日,你抄完了我再还回去!这本《尔雅》倒是我的珍藏,若无人借走,你可徐徐读之。”    章越明白过来,才想得昨日午后郭学究失踪了大半日,原来是跋山涉水去了县城一趟。这一往返就是大半日的功夫。读书之难莫过如此。    章越行礼道:“是,先生,学生一定在三天内抄完。”    郭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