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凌霄_第497章 图谋,成州李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7章 图谋,成州李氏 (第2/6页)

想到的建议提了出来。

    就连杨葭月都提了两条。

    这些意见中比较靠谱的一时也顾不上分类排序,暂且先记了下来。

    比如,依样用钱。各地官府在城门明显处,张贴货币图样和标准,这就是通过宣传,教给百姓识别朝廷印制的正币,以及私人铸造的劣币了。

    不过,这种宣传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防范李家的劣币用处却不大。

    因为李家的劣币,虽然也是在铜里掺杂了大量杂质,远不及官钱含量,但是铸造上可不是这些小民轻易能识破的。

    李家的李铃舟在广陵做造船大使的时候,曾经重金请了好几位铸币厂退下来的老师傅,举家迁往成州同谷,经他们所制钱模造出的劣币,让大字不识的百姓辨识,那就很有难度了。

    竞换恶钱,不让它在市场上流通,朝廷是要吃亏的,而且现在陇右节度府的财力也无法支撑,但还是列上了。

    官府,当为百姓负责,这件事现在无力去做,以后有了能力之后,还是要做的,不能听之任之。

    因为劣币损坏也是非常容易的,一旦损坏,便不能流通了,苦哈哈们赚几个大子儿不容易,官府未能铲除铸私钱者,致使劣币横行,这个风险,不能让无辜百姓们承担了。

    控制原料,这一条唐治非常欣赏,立即列入了整治李家之后,马上就要实施的要条。

    要铸钱,哪怕大量掺假,手里也得有矿。何况掺的假,那也是金属啊。

    没有矿,去购买别人提炼好的了铜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