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章 豪门,佳婿难求 (第5/6页)
另一个商贾道:“是啊,大将军要求我们购买六万贯铜钱回去,这件事要是办成了,我们便可以受到大将军庇护,成为东瀛最大的商贾了。可铸钱使居然换了人,我们怎么办?” 东瀛列岛,早期的时候一直是以物易物。那时也有中原货币流入东瀛,但是很少,被东瀛人称为“渡来钱”,当成奢侈品或者装饰品收藏、使用。 随着发展,东瀛王权不断强化,而且开始全面学习东土上国。 随着革新和文化、商贸的发展,以物易物渐渐制约了东瀛列岛的经济发展。 这时民间就开始自发地用东土的钱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了。 东瀛朝廷也察觉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有着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他们便学习东土上国,铸造铜钱,并且在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流通。 不过,由于大周的货币工艺水平高、精整程度高,远胜他们本土铸造的货币,因此本土币很受民众嫌弃。 而且,他们的铸造工艺不仅粗糙,还落后。 此时的大周,一年可以生产八十万贯铜钱,可他们的铸钱司生产的不仅是劣币,而且忙活一年,也就能生产两万贯左右的铜钱。 所以,东瀛的统治者们决定从东土大量进口铜钱,以满足本国市场流通之需要。 而金元宝,就是承接了这个任务的人。 他与广陵前铸钱使有交情,以前每年过来,都从这位铸钱使手中买个一两千贯铜钱,做为奢侈品运回本国售卖。 所以,他想着只要给的金银够多,就算六万贯的铜钱数量谈不下来,三五万贯也还是可以买到的。有钱能使磨推鬼么。 谁料,广陵铸钱使居然换了人,这一下真是抓了瞎。 素不相识的,即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