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八章 精巧绝伦 (第5/6页)
,随着球层的增多,雕镂内层许多球体时,因空间的限制,就越来越难。 故此多层鬼工球一直身价不菲,深得皇权贵族所珍爱。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珍奇?鬼工球》中写道:尝有象牙圆球儿一个,中直通一窍,内车数重,皆可转动,故谓之鬼工球,或高宗内院中作者可以为证。” 果儿一脸傲娇的神情看着柳亦辰和他说道,柳亦辰拍着手笑道:“不错不错,看来你这段时间水平还是有所进步,这鬼工球制作相当繁复、工艺要求极高,非一般匠人所及也。清代因商贸的需求,民间艺人仿自石雕创造了镂空雕花,专门用作观赏的象牙球。 由于这种技艺,耗时耗资过巨,且除了讨人欢喜,并无实际用途,被崇尚节俭的雍正帝下旨停制了。殊不知这被人认为是奇巧技艺的鬼工球,最后竟成了让所有老外们都为之惊叹,连爱模仿咱们的扶桑人也都自愧不如的中华绝技。 说到这鬼工球还有一段小故事值得一提,据说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国家博览会上,天朝艺人翁昭以二十五层牙雕球参赛,扶桑也携三十层作品亮相。两件精品在工艺上各有千秋,一时难分伯仲。 若以层数多少来论输赢的话,当数扶桑人制造的精密,但天朝艺人认为鬼工为整体雕镂而成,绝技从未外传,二十五层是极限,扶桑套球其中定有猫腻。难解难分之际,赛会决定将两个颗球投进水中加热。 这一来很快验明正身,扶桑的牙雕球在沸水下层层散开,发现不过是雕刻后再黏合。而天朝的牙雕球则完好无损,证实由整块象牙雕刻而成,自此中华鬼工球闻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