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宝鉴_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级文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级文物 (第2/6页)

奖章,举国上下欢欣鼓舞。郭沫若为此满怀豪情写下:“我今天接受了无上的光荣,也接受了庄严的使命”。作为郭沫若先生的挚友,徐悲鸿于1951年在北京抱病创作了《九州岛岛无事乐耕耘》,并作为贺礼赠送给了郭沫若。

    这幅作品一直由郭沫若本人收藏,1988年归郭沫若纪念馆珍藏,1996年进入拍卖市场。《九州岛岛无事乐耕耘》是艺术大师徐悲鸿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郭沫若纪念馆曾经收藏的二幅国家一级文物(书画作品)之一,也是民间珍藏的徐悲鸿最重要作品。

    《九州岛岛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就题材而言,徐悲鸿出身贫寒,对农民的生活是有切身感受的,其法国老师达仰也是一位善于描绘农民的画家,徐悲鸿画过多幅以农民为对象的写生作品。

    牛是徐悲鸿特别钟爱的题材,这同样源于其乡土情节,悲鸿的童年比较清苦,家里有几亩瓜田,却无耕牛,他平时帮助有牛的邻居放牛,耕作时便可借牛一用,耕牛牧歌成为其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中,他也多次借牧牛图来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憧憬。

    此图的题材、构图、造型与任何古人的图式完全不同,直接从生活对象出发,以朴实的艺术语言表现对象的现实性和典型性,以呈现普通生活中所流露出的情味,以涵容大自然内在的生命律动。其造型和笔墨都因画家个人独到的生活感受而别开生面,与传统图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