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一章 平和的长白山 (第5/8页)
佛都跟荒野求生一样。事实证明杨丰的选择非常正确,这座长白山寺因为处于水运节点,迅速成为那些土司属民虔诚参拜的心灵归宿。大家闲暇到两江口拜个佛,进行一下贸易,精神物质都得到极大满足,然后就可以怀着平和的心态乘船各自回家了。 偶尔也会有大师在士兵保护下,到这些土司那里宣扬一下佛法,甚至修建相当于分号的寺庙。会宁的原始森林中,无处不是诵经声。 大家都越来越平和。 而护寺军负责把辖区土司们的税收一下,交易的物资抽分一下,甚至寺庙大师们收的布施也分一下…… 就跟分赃一样。 三七还是四六就没人管了。篟 那地方孤悬长白山区,别说是朝廷官员,就是会宁都司都懒得管。 而且驻军也是和鲸海卫一样,属于轮班性质的,说到底让人家在那种地方驻防就得给足好处。 第三条路线是海运到龙泉府。 不过和杨丰设想的不一样,木帆船沿着图们江逆流虽然能到龙泉府,但受限制太多,尤其是满载的运输船很难,实际上目前到那里的船都停靠毛口崴,然后走陆路运到龙泉府,再从龙泉府到敦化。这段看情况,情况好能有部分水运,剩下就是牡丹江漂流了,这条线主要是补给五国卫,这个卫就在牡丹江口北岸,也是朱元璋最想放弃的。 但补给他们不是最重要,目前就能维持,就是赔点钱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杨丰的会宁开发。 大宗的物资想要外运必须开辟稳定的货运,而粮食的收获又是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