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四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四十七) (第8/11页)

归到《庄子》一书里去了。也无损于这种说法,不过《庄子》一书里也多有表述阴阳之文句。阴阳学说本身是战国晚期的学说,阴阳也就成战国晚期附加到《周易》身上的学说。严格的说因《周易》所用那套符号,先是史巫改造成卜筮工具,并衍生出八卦取象以卜筮人事吉凶,又产生出引用取象说事理,再后来将八卦符号又附会上阴阳学说,实则与《周易》没有关系。可阴阳学说却成了战国晚期"易学"思想。

    在战国时期应是阴阳学说兴起的时期,《庄子》一书里已有不少对阴阳的表述。那么《庄子》里解释“《易》以道阴阳”。也就不觉奇怪了,庄子能把《易》列为六经之一,那么认为“《易》以道阴阳”也就在情理之中。这也与战国时期的“易学”里用阴阳学说解释与论述《周易》并不矛盾,是与时代的背景相一致。

    《庄子》里的“《易》以道阴阳”,应是指《周易》一书的主旨而言。把《周易》一书理解成是阴阳思想学说的书。这里的“道”应是指规律,思想讲。

    无论传世《易传》,或是佚文《易传》里已用阴阳论说《周易》,并成战国时期"易学"特色。而《周易》一书里,本无阴阳之说。《周易》一书里只出现一个树阴的阴字,《周易》是为君子讲述修身、齐家、治国的方略。

    《庄子》里把《周易》说成是“以道阴阳”,正是符合战国后期文化思潮之背景。《庄子》里说的《易》以道阴阳这是继孔子对《周易》一书的说法后,又出现的一种认识。认为《周易》是讲阴阳变化规律的书。这种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到今天。

    无论孔子说的《周易》有思辨能使人智慧的书,还是庄子说的《周易》是阴阳变化之道的书。但都认为《周易》是一部理论书。庄子也没有说“《易》以道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