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三) (第10/13页)

语,并不影响《周易》一书的哲学性。

    《蒙》篇无疑又是最早对儿童培养教育的论文,更是让君子明白其政治含义。

    而《蒙》篇所用的比喻还有“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五、《周易》第五篇是《需》,《需》全篇是运用比喻说理,中心是为君子讲述建功立业,待机而动的道理。

    《需》的全文是:“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xue。需于酒食,贞吉。入于xue,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文)

    “五、机遇对有爱心的人,带来光明,通达,美好的前景,更利于建功立业。

    在城外等待时机,要持之以恒,没有害处。在沙场上等待时机,小有错误,但结果不错。在泥泞里等待时机,会招致强盗的到来。在血光境地里等待,等于坐以待毙,应走出险境之地。在上层的社交酒宴上寻找机遇,前景自然光明。陷入险境,没有邀请的客人突然来访,恭敬地接待他们,最终是吉利的。”

    (解说)

    “需”字有等待,需要,停步等多种意思。而在本篇有“等待,寻求成功的时机”之意。

    本篇的篇名是《需》,不过《周易》一书里六十四篇文章,原初是没有名称的。正如这《需》名称,本是《周易》第五篇内容的首字,被后人抽出做为了篇名。

    《需》篇题目内容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而本篇的“画符号”与本篇的内容没有实质意义,作用只是排序而已,可当做排号“第五”而已。而本篇的内容则是围绕着题名与题目内容(即命题)展开的论述。

    我们先看本题目中出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