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八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八十六) (第3/13页)

跟着的“利亚南得朋,东北丧朋”也是比喻,隐喻着作者要表述的某种政治道理。

    而“履霜,坚冰至”,虽是通过生活中直观的认识,但已上升到理性高度。这一句不能不认为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已寓含着一种哲理。人们对这种比喻句子,不难理解,一看就感到了生活里无法用言语表述的道理,而运用比喻,就会意会和理解,不过这种理解往往是在展开联想上的理解。

    比喻是经验中的智慧结果。而“经验”是时光老人给人类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周易》里的比喻无不是从经验中所得。《周易》作者讲述是政治经验,是从历史和社会现实中吸取的政治经验,讲述给君子们听的。不过《周易》作者在阐述他的政治学却采用的是比喻说理的方式,这种思维还是处于经验的思维。

    《坤》篇里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同样是比喻。那么这象征什么呢,就不好理解了。运用比喻而不是直接阐明事物的道理,因没有明晰的概念及逻辑判断,而是隐喻着某种道理,往往要靠读者去体味,去联想,去领会,就会因不同的认识水平,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用比喻说理,似乎是人类不成熟的一种思维,应是人类早期的思维。用比喻来说理,是因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欠缺所造成。?

    《周易》第三篇文章是《屯》,《屯》全文同样是贯穿着比喻说理。《屯》文里的“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等都是比喻。

    如《屯》里的“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舍,往吝”,这是用打猎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而贸然入林,就会发生危险,来比喻群子建功立业要稳妥行动。《屯》的题目命题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