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六) (第8/15页)
“于宗”,“于莽”。表现的是不同地方区域,也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总之,是把众人的力量聚集于广大人民利益至上,而不是宗族势力,更不是“家天下”。这里作者所关心的是“野”,“野”是指广大的农村。只有把广大农村里民众发动起来,把这只力量用好。作者讲述的无疑使“君子”认清这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这是政治关键问题。有了政治上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利涉大川”与“利君子贞”的目的于实现。 总之,本篇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即为君子讲述聚集民众的力量用于何处和如何用的政治道理。 本篇里的“利涉大川”,“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莽”,皆是比喻象征。 《同人》文里如诗的句子: 同人于野 利涉大川 利君子贞 同人于门 同人于宗 伏戎于莽 升其高陵 三年不兴 乘其墉 弗克攻 同人先号咷 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十四、《周易·大有》排序为第十四,《大有》文是为君子讲述了农业丰收,关爱劳动的道理 (原文) “()大有、元亨。 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匪其彭,无咎。厥孚,交如,威如,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译文) 十四、农业上大丰收,是大亨通的事。 争取农业的丰收,既不遭遇自然灾害,也没有人为的祸害,即使劳动艰辛,可获得农作物的收获。用大车装载着丰收的农产品,送到指定的地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