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 (第11/12页)

释,干宝依然是用“汉象数”注释方法。运用汉象数里阴阳、月建、爻数、纳甲干支,并加杂着爻辞文字,而浮想联翩,天马行空的阐释出一番封建圣人之道。

    第六是对所谓第五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所引三家的注释。即郑玄曰;虞翻曰;干宝曰。这三家的注释,都应归后世的的“象数派”,以“象数”去解释“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句话的。

    再看这三家的说法,“郑玄曰:五于三才为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龙在焉,飞之象也。

    虞翻曰:谓四已变,则五体离。离为飞,五在天,故“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谓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备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

    干宝曰:阳在九五,三月之时,自夬来也。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此武王克纣正位之爻也。圣功既就,万物既睹,故曰"利见大人"矣。”

    通过这三家对“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注释,真是浮想联翩,天马行空般的注释,谁能想到这一个爻题(九五)和八个字里蕴含着那么大的内容,这就是“象数理”注释法。

    第七是对“上九:亢龙有悔”的注释引用,即对两家的引用,还有编者的案析。

    首引三国时期魏国人王肃(出生略早与王弼)的注释,“穷高曰亢。知进忘退,故"悔"也。”

    这王肃的注释不杂“象数”,单从字意上注释,却符合此文句的本义。若真正抛开卦爻象数,从今本《周易》文辞去研究注释,才能得出《周易》一书的真本义,可以“象数”去注释今本《周易》积重难返,世人又无揭示今本《周易》卦爻格式的历史演变,自然历史上也没有人能一以贯之的《周易》进行整体哲学思想上的揭示,都是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