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一) (第14/15页)

结起来,把吃人的猛兽给消灭掉,或约束好。孟子的那种仁政说教,在面对拥有至高无上而不受任何约束的手握权力的王者们,又有何意义呢?那是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啊!那些说教只能成为大一统帝王专制中的点缀,以愚弄百姓而欺世盗名巧立出的"贞节牌坊"。孟子也最终在后封建的黑暗社会里捞到了一个“亚圣”的称号。正是因为有了圣人的标榜,才扼杀了人性的自由,也才有中国两千多年走不出那黑暗的历史隧道。正如本篇里的“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到孟子时发展出“劳心与劳力”之说,实为王权专制制度寻找的理论根据。故我们对传统文化应理性的批判与继承。

    “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羝(dī)羊”:公羊。“藩”:藩篱。“大舆”:大车。“輹”:车轴与大车相连的钩心木。

    本段是以公羊来比喻事理。本段的意思是“公羊撞击藩篱,赢得的是角的强壮。坚守正道,才会吉祥,悔恨消失。篱笆被撞开不能阻扰,这是因公羊的角雄壮的像大车车轴中央与相勾连的钩心木那样坚固所致。”本段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强盛的公羊撞击藩篱,来比喻强盛的国家应坚守正道,免生悔恨。即强盛的国家应守正,不可侵略与兼并。二是强盛的公羊用角撞开了藩篱来比喻一些强盛起来的诸侯,如何约束他们,不至于违反规则,或破坏规则的行为。所以跟着所讲的,是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

    “丧羊于易,无悔。”

    “易”:在甲骨文里当天气晦暗,指坏天气;也指发生了变化。本段直译是“丢失了羊,是发生了变化。又有什么后悔呢?”这是承上句之意的继续。这是“亡羊补牢”之意。即如何预防公羊撞击藩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