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七十三) (第15/18页)
还是封建帝王时代里的巫术,即迷信的算命术而已。即使招魂出来,已然引领不了世界的文化朝流,更无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解放人们的思想。 刘大钧所讲的《纳甲筮法》与《周易》一书有关吗?实则与《周易》没有任何关系。"八卦纳甲筮术"是西汉京房创的以八卦分宫,纳入天干地支,又通过五行生克"六亲"来附会人事的吉凶。而《周易》早在西汉几百年前已产生了,《周易》与"八卦纳甲筮术"是完全不同两回事。可刘教授把《周易》与“八卦纳甲筮术”本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给混淆为一体。他所讲的“纳甲筮法”是现在俗称的“八卦算命”的东西,不能看作是《周易》里的东西。所以刘博导讲的那一套,只能对现在街头巷尾算卦先生包装成“预测”大师们的学习算卦批命有帮助,即为迷信招魂外,有什么意义呢? 当今那些知名学家书里看到把《周易》说成是“本为卜筮之书”。一些人虽然一面说《周易》虽是占筮之书,又一面说《周易》内容有其哲学思想。这已然是受《系辞传》对《周易》亦筮亦理说法的影响,更是被今本《周易》格式所迷惑。 当然了,当今最不可理喻那些算卦为生的跑江湖者,却把历史上的八卦纳甲卜筮书,换个《周易与预测》的名称出版流行,这是个极错又极坏的行为,更加混淆了《周易》与八卦纳甲算命的两者概念。 自己国度里产生的一部书籍从古到今是众说纷芸,连此书的性质都弄不懂,在世界的文明史里,可以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而这部书在中国的帝王时代里,其主流并非把《周易》定性为卜筮书,有义理说、也有象数说,但始终是做为帝国政治文化的诸经之首而尊奉着。而到了现代反而把一部《周易》定性是卜筮之书,把中国的传统五经之首上的经典文化变成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