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八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八十七) (第7/12页)



    篇中还有“过其祖,遇其此,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密云不雨,自我西部”,“公弋,取彼在xue”,“飞鸟离之”均是比喻。

    《周易》第六十三篇《既济》,是论述成功之后已然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即要防备初期的成功而到后来变乱的政治道理。

    《既济》全文是:“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繻有衣袽,终日戒。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濡其首,厉。”

    本篇的文章内容全部用的是形象比喻,以隐喻着成功之后防备变乱的政治道理。

    本篇的立论是“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立论的意思是“成功后,小心谨慎,利于守正,以防初吉终乱的结果出现”。这是命题,而内容就围绕着命题展开的“比喻论证”。本篇是通过比喻来论证论题里的观点。《既济》篇中的文章内容全是比喻。

    本篇文章内容可以分六个自然段落,作者却用六种比喻。其中两项是引用,也是借昔日经验,即历史经验来论证本篇的论点。一是借“高宗伐鬼方”,另一是借殷周之际的殷纣与周文王施政的不同(即“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即东西两邻对祭祀的不同对比。

    其他四项比喻:一是借“车子过河”。二是借“妇女失去头饰”。三是借“新衣服变破”(繻有衣袽),四是借过河水深淹头(即“濡其首”)。这些都是用比喻说理方式来“论证论题”,以达到推明事理。即以浅比深,增强认识能力和文章的说服力。这些比喻无不紧扣主题。如“繻有衣袽,终日戒”(即“华丽的丝锦美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