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五) (第4/15页)

个方面的保障,才能夺得农业上的丰收。

    本篇是讲述农业生产要积累,就不能出现天灾与人祸。通篇是围绕着农业来讲述保障丰收的道理。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遇到天旱不下雨,就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收成。若下了雨,又要抢种农作物。但又面临着劳动力被“君子“(有家、有国者的诸侯、贵族)征召去做劳役,就影响了农业生产。归根结底是作者为君子(统治者)讲述的政治道理。

    《周易》作者讲述的道理是理性的,是辩证的认识论。不是站在神秘与巫术的认识上谈自然灾害。这里没有巫术与迷信,彰显的是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农业可以说是古代立国的基石与命脉。作者强调重视农业生产的道理,可以说就是最大的政治。

    总之,本篇里还用了不少的比喻。如“复自道,何其咎”。这是用走的原路返回来做比喻。这是说按老经验办事的道理,因为本篇是论述农业生产的道理,本篇反映了既不能有人为的影响而造成农业生产上出现灾害,也要预防“密云不雨”的自然灾害。才有开篇这“应遵循原路返回,有何害咎呢(复自道,何其咎)”来比喻按成熟的经验办事的道理。紧跟着是“牵复吉”,这还是用道路来比喻,这是比喻在农业生产上要有正确的引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农业政策决策要科学化。后面又用“夫妻反目”进一步比喻以推明要阐述的道理。最后得出推断,农业生产上要抓着有利的时机,若因人为的过错,就一样造成农业生产上的灾害。这就是用比喻来推明道理。若要理解《周易》文辞反映的内容,必须从比喻句子上下功夫才能把握其哲学内涵。???

    《小畜》文里如诗的句子:

    密云不雨

    自我西郊

    复自道

    何其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