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_第二十五章.白银浪潮.【四合一大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白银浪潮.【四合一大章节】 (第5/15页)

人每年也至少需要两块才够用。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供不应求!

    而供不应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稳赚不赔!

    想到这里,众商人看向赵俊臣的目光,更加热切了。

    注意到众商人的目光,赵俊臣轻轻一笑,接着说道:“本官的意思是,货源就这么多,为了避免日后的混乱与争抢,在明日,户部将举行一场拍卖,普通胰子以五万块为一批,香胰以五千块为一批,药胰以五百块为一批,分批拍卖,大家自行叫价,价高者得,如此一来,待月后胰子生产出来了,大家亦可按照拍卖所得的比例和顺序,轮流提货即可。”

    听赵俊臣这么说,在座的众商人却没了刚才的喧哗鼓噪,皆是面现沉吟,似乎正在思考着这般方法的利弊,一个个皆是沉默不语。

    而赵俊臣却没有与众人讨论商量的想法,只是说道:“若是各位不反对的话,那么就这样定下来,酒宴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去准备,明日未时,自行到户部衙门投价即可。”

    说话间,赵俊臣把手中酒杯稍抬,向着众人示意后,浅饮一口,就自顾自的落座了。

    面对赵俊臣的示意,一众商人们纷纷起身与赵俊臣对饮,但大都没有说话,只是各有所思。

    赵俊臣拍卖货源的方法,对这个时代的商人而言,颇为新奇,但他们却要考虑这种做法能否保证自己的利益。

    其实,赵俊臣原本是打着“地方代理”的主意,拍卖的不是货源,而是各地的销售权。

    然而,在了解了这个时代各地商人的经营模式和势力分布后,赵俊臣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举例来讲,晋商们的大本营就是西北数省,徽商们的根据地就是沿海各省,晋商们不会去沿海各省抢生意,徽商们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