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1章 (第3/3页)
行度田。 刘协接到战报,随即让田畴带着一些人赶往常山,协助士孙瑞度田。 考虑到诸将进军速度太快,来不及培训能胜任度田的县令长,刘协不得不接受了士孙瑞的建议,将愿意归降,并且支持度田的一些县令长留任,就地推行度田。 与此同时,他要求诸将不要急于推进,在秋收之前完成合围邺城即可。 此外,他又传书司徒府,要求司徒府再选派一些支持朝廷度田的士子或者在职官员赶赴冀州。 没过几天,刘协就收到了司徒府的回复。 杨彪推荐司徒掾杜畿出任常山相,全面负责常山的度田事宜。 杨彪说,杜畿为人精明强悍,政务娴熟,能独当一面。有他一个人在,常山度田就可以搞定。 刘协倒是熟悉杜畿的,也相信杜畿的能力,立刻就批准了。 几乎就在司徒府的文书到达的同时,河内太守董昭推荐了两个人来行在,一个是温县人,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一个是修武人杨俊。 杨俊虽然是边让的弟子,但为人精明干练,有理政之才,能当大任。 司马懿也上书推荐杨俊。 刘协与杨俊见了一面后,也觉得此人可用,但多少有些名士习气,就将他安排在身边,试守魏郡太守,准备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看着一连串的人事任命,邢颙目瞪口呆。 在反复思考后,邢颙再次求见。 求见之前,他写了一篇文章,托刘和呈给刘协,论述了自己这一段时间读报的心得。 总体来说,他还是反对荀攸那种一刀切的度田方法,认为有失公平。度田虽有利于平民,但也不能伤害守法的富民豪民,所以应该采取张昭那样的方法,区别对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