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0章 (第3/3页)
再合适不过。” 接到战纪时,刘协便想到了这一点。 讲武堂培养各级将领,不光要讲理论,更要讲案例。之前的案例大多是贾诩、虞翻从历史书中节选的战例,经典固然经典,终究细节不够。他们亲身参与的案例会好一些,但又限于个人经验,不够全面。 荀攸平定高句丽的战纪正好满足所有的要求。 既新鲜,又全面,还有足够的细节。 他之前没想到这个办法,否则早就下诏实施了。 “陛下,兵乃国之重器,不可轻易与人。”甄宓轻声提醒道。“若是那些人学成之后,有了异心,对国家不利。” “你说得有理,应有的保密是必须的,但因此防着所有人,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叹。讲武堂的学生不能保证个个都是忠臣,但朝廷善待他们,而不是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忠臣总会更多一些。” 刘协顿了顿,又道:“纵使有几个野心家,若没有民心为基础,无兵可用,就算他是兵圣再世,白起重生,又能如何?” 马云禄最有感触,立刻说道:“陛下此言有理。与其让某些人凭借着天赋或者家族传承与朝廷讨价还价,不如让更多人的掌握用兵的基本方法。文官如此,武将也是一样。只要民心在手,天下绝不会被几个逆臣动摇。” 甄宓眨眨眼睛,若有所思。“只是小人喻于利,大多目光短浅,未必能知陛下深意。若有人以利诱引,难免会有人被蛊惑,动摇一方。” “所以要教化嘛。”刘协笑笑。“如果绝大部分百姓都能明辨是非,知道有些利益看似诱人,其实不可长久,被蛊惑的人自然就少了。别的不说,如今的士大夫对朝廷不满的那么多,但真正愿意跟随袁绍的人却有限,也没有参与黄巾,借势而行,便是明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