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4章 (第2/3页)
都比一水之隔的成平贵不少。 因为,他宁愿赶回成平,也不愿留在南皮。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县的物价差这么多,车夫也说不准。要他说,就是成平属河间,南皮属渤海。河间度田,粮食充足,粮价自然低。渤海不度田,粮食就算有,也控制在大族手里,导致粮价降不下来。 孙策记在心里,开始用心观察沿途的情况。 正如车夫所说,虽然河间国的百姓不像渤海的百姓那么彬彬有礼,走路带风,说话大声大气,甚至有些人还衣衫破旧,露出一部分身体,但物价与渤海相比的确便宜不少,尤其是粮价。 这让孙策大感意外。 秋季将近,正常来说,很多人家应该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什么余粮,市面上的粮价会上涨,直到秋粮上市。 但河间没有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很从容,根本没有缺粮的担心。 孙策问了几个人,大多数人家里还有余粮,足够撑到秋收。就算缺一点,也能轻松的借到粮,等秋收之后再还。左邻右舍的救急,也不用利息,负担很轻。 只要不缺粮,没有挨饿的危险,就没什么好怕的。 孙策对此深以为然。 作为统兵作战的将领,他对粮食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甚至超过了军械。哪怕是装备再好的军队,一旦断粮,士气就会有崩溃的危险。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是至理名言。 或许也是度田的意义所在。 —— 赶到行在,递交了见驾的请求,孙策静候消息。 孙权第一时间赶来相见。 家人团聚,欢喜自不用说。 吴夫人原本对孙权多少有些担心,生怕他在行在行事疏忽,被天子责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