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1章 (第3/3页)
的车辆,减轻运输力量不足的问题……” 诸葛亮指着指图,一一解说,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刘协静静地听着,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窃喜不己。 提前近十年让诸葛亮踏入仕途,从县令一步步的做起,而且从一开始就灌输了正确的理念,诸葛亮将比历史上的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邯郸只是他第一个舞台,他就要唱出一大戏。 第九百九十七章 过去将来 刘协没有立刻答应诸葛亮,而是让他写一份报告,提交司徒府审核。 而且这件事不能由诸葛亮直接cao作,应该让赵相杨俊出面。 凡事都要讲规矩,尤其是诸葛亮这种容易树大招风的人,不能轻易给别人留下口实。 从杨俊的表现来看,他对诸葛亮还是照顾的,分担了不少责任。 诸葛亮答应了。 他从来没想绕过杨俊,只是想先听听天子的意见。 邯郸是河北某名城,在某种意义上,地位比邺城还高,是冀州的核心,而不仅仅是邯郸县的县治,或者赵国的都城。 要对邯郸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规划,他很想听听天子的想法。 刘协对城市规划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他知道一个重要的原则:集思广益。没有人是全才,但将众人的智慧集中起来,就可以避免绝大部分错误。 由司徒府出面,对这个规划方案进行审核,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除此之外,他更想教给诸葛亮一件事。 不要因为自己出色,就觉得能摆平所有事,忽略了其他人的意见。 这是聪明人最容易犯的错,诸葛亮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君臣二人讨论着邯郸城的未来,不可避免的转到了整个冀州的规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