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6章 (第3/3页)
对前者,刘协的态度很坚决,不管是张郃、高览这样的重要将领,还是曲军侯之类的低级军官,一律流放,没有例外。 不仅要流放,而且要打破编制,分散到不同地方,让他们没有重新集结的可能。 士孙瑞委婉的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流放到海外,本来就不仅仅是惩罚,还有让他们开疆拓土、戴罪立功的意思。那些人之所以愿意降,就是觉得还有希望。审配之所以愿意投降,也是因为朝廷没有赶尽杀绝,还给冀州人留下了一线生机。 如果将他们打散了,那就只剩下惩罚的作用,没有戴罪立功的可能。 再善战的将领,如果没有一定的兵力可用,面对陌生的环境,也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陛下只是想惩罚他们,不如将他们送去守边,或者没为官奴婢,随军征战。 只是如此一来,一则有失信的嫌疑,二来也是浪费。 冀州多名将,让已经称臣的名将当作普通士卒用,太可惜了。 对于后者,士孙瑞倒是没什么意见。 从袁绍入冀州开始,冀州已经有十年时间处于战争状态。如今好容易太平了,的确应该削减兵员,让更多的士卒回家务农,恢复生产。 最后,士孙瑞又提醒了一句。 攻城易,攻心难。 不管审配是否投降,有一两年时间,邺城必破。可是想要收复冀州人心,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冀州是否稳定,关系到大河以北的幽州、并州是否能得到足够的资源,也对北疆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陛下既然想接下来平定辽东,驱逐胡虏,饮马北海,就不能不重视对冀州的人心得失。 而只有稳定了边疆,陛下才能腾出手来,从容推进中原度田,实现王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