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1章 (第2/3页)
政务官做起,一步步地走到司徒、司空。 刘协沉吟道:“孔明,我一直没听你说过类似的观点。” 诸葛亮点点头。“陛下,臣的观点与祢衡略有不同。” 刘协目光一闪。“说来听听。” 诸葛亮点点头。“臣赞同度田是并凉归心的基础,但臣并不觉得度田能解决所有问题。耕种产出有限,百姓纵使辛苦,积储依然不多,一旦有天灾人祸,只能卖地求生。度田也只能解一时之急,无法长治久安。” 刘协盯着诸葛亮的眼睛。“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沉默了良久。“禁止土地买卖。要卖,也只能卖给朝廷。” 第八百六十七章 邯郸学步 刘协打量着诸葛亮,半天没说话,心里说不上来是兴奋还是不安。 认识到新政的缺陷是好事,但这解决办法未免太激进。 他也清楚,度田治标不治本。没有土地国有制为基础,土地兼并迟早还会发生。但禁止土地买卖,或者只能卖给朝廷,同样解决不了问题。 一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 王莽就曾经想过土地国有,还以恢复井田制为理由,最后还是失败了。如果不能平衡利弊,理由再充分也没用。世家大族绝不会因为井田制是上古的制度就心甘情愿的交出手中的土地。 二是没必要。 眼下的大汉即便问题不少,依然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强国,不存在强敌环伺、亡国亡种的危险,大可不必着急,完全可以从容部署,以免激化矛盾。 正如河东大族不肯交出土地的确令人不爽,但河东依然在发展,只是速度不如预期而已。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二三十年,这个问题或许就不解自消了。 刘协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